薑潮汐陸炎霆 作品

第367章 再見渣男前夫

    

-

[]

村主任四十來歲,因為村子在公路邊,平時區裡的領導或更上級的領導,也喜歡在這裡停留,看一看。村主任對接待領導的事情就熟悉,也認識不少領導。見來人年輕,但顯然是這次到來的人群裡中心人物,也笑著說,“您好您好,歡迎歡迎。”

“李主任,我們先到你家去坐坐,有冇有問題?”楊再新微笑著說,但又顯得堅決。

村主任不知為何,但對方既然這樣說來,他也不好回絕。領導到村裡來,偶爾會在村裡吃飯。有時候會在村部辦夥食,有時候也會在家裡吃,倒不是冇有領導到過家中。

隻是,對方一來就提出到家裡去坐,讓村主任覺得有名堂。

隨即,劉副區長站出來,對村主任說,“這位是從長坪縣過來的楊書記,貴客啊。就到家裡坐坐吧。”

對劉副區長,村主任是有印象的,因為這段時間鄉鎮在發動大家做種植產業,劉副區長在會上講過話,語言很重,給鄉鎮和村乾們都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“請。非常歡迎啊,就是家裡有些亂,讓楊書記見笑了。”村主任轉身在前麵帶路,往他家裡走去。

村主任家在村子中心,目測全村有七八十戶,是中等大小的村落。按照預估,村裡大約有兩百多勞力,三百餘人口。

從建築看,整個村裡的麵貌顯得比較好,但楊再新走進村子後,就有所察覺。村裡房子之間的路,泥渣沉積比較厚,這一天雖說不下雨,乾著的淤泥在石板間,有不少垃圾袋、麻辣袋,雖不是很多,可看得出已經有一段時間冇清掃過的遺蹟。

這樣推算,這個村的情況並不像在公路上,或直接走進村部那些地方那樣光鮮。

公路邊的村落,縣裡和鄉鎮也會特意叮囑村乾,要注意村裡的麵貌。這是給沿途經過的領導留下必須的印象。

但到村內走走,或進入農戶家裡看看,很可能就會見到一些更深層的東西。這時候,僅是往村主任家走去,就看到有所不同,可見,村裡另外的巷道的情況會更糟。

楊再新經常在村裡走,自然明白鄉村裡的一些名堂。這也不能怪村裡,鄉鎮對村裡的要求,有些更加怪異。

比如有些縣,在公路主道兩邊,是不準農戶種植玉米、紅薯等農作物。即使春季種下,等長高後,鄉鎮的乾部看到,也會拔出清理,然後令農戶重新種植所謂有經濟價值的作物。

這種事情想起來令人作嘔,可對於執行的乾部隻是一項工作通知,然後把通知落實到位。決策者,自然是縣裡主要領導中的某人或某幾個人。

對鄉鎮和縣裡這些事情,楊再新也是無奈,懷仁鎮雖說冇有這樣過分,但也要求過農戶,公路主道兩邊的人家,房子外牆要保持刷白,貼瓷磚要統一,不能五花八門;路邊的作物要種植規範,不能稀稀拉拉的不像樣子。

從某種意義上說,鄉鎮要求這樣做,也是為了展示鄉鎮的精神風貌。按照縣裡領導的話,冇有美麗的鄉村,你也得給人看起來舒服,就像客人進家裡,總不能看著你家一堆堆垃圾或雜物亂放吧。

這個道理,似乎又說得過去的。

楊再新估計,以柳東區的經濟條件,這個村子的住房建築和房子外貼白瓷磚,都有可能是縣裡統一做到美化項目,而不是村裡住戶自己掏錢。

如同國內的大學,為了所謂的高標準高規格,接收那些國外的學生毫無底線就讀。對國外與國內學生的區彆待遇,顯然是奴性深種,但這樣做偏偏又是符合政策的。

決策者們不提倡這樣做,“山大”們敢如此嗎?

冇走多遠,從村巷子往上走十幾級台階,便到一家門外。院子不錯,清掃得乾乾淨淨,房子外從下到屋頂,全部貼了瓷磚,很洋氣。

往屋裡走,堂屋一個大彩電,是那種五十多寸的。電視正開著,效果非常好。

不過,走進屋裡看,屋內真的是看不得。首先是比較亂,晾曬的衣物隨處亂掛,一堆堆的,都不整理;其次是地麵上,垃圾也多;再者是氣味重,顯然是冇有清理導致的;還有最主要的一點,屋內冇有粉刷。

隻有放電視的正堂屋牆麵,是粉白的,其他地方都冇有粉刷,完全是水泥塗抹。樓梯也是如此,還是修建是做樓梯的那種水泥板材。

從堂屋順著樓梯看,樓上肯定也冇有粉刷!這樣判斷,村主任家都是這個情況,可見村裡其他人家的情況也差不多。這樣看來,這個村子要說富裕,經濟條件好,楊再新是不相信的。

在國內,將住房做好那是人人都有的觀念。國人對於家的珍愛、對於置辦好一個家,那是深遠的流傳,冇有幾個人不會顧家。

由此就可看出,這個村的經濟條件的情況,他們真的有錢,絕對會將家裡裝扮更好。

村主任家裡有一套沙發,不過很舊,估計是在二手市場淘換來的。另外就是顯得破舊的木凳子,將這些東西拿出來給領導們坐,數量不夠。

村主任說,“真不好意思,這幾天老婆不在家,有些亂、有些亂。領導們隨意坐吧,到鄉裡了,就這麼個樣子。”

“李主任,彆客氣,我們就來坐坐。瞭解瞭解村裡的情況。”楊再新自然不會將自己心裡所想說出來,麵色不動,卻又在觀察著劉副區長。

劉副區長可能是第一次到村主任家,因為來得突然,鄉鎮的乾部冇過來。也就冇有更熟知村裡情況的人,要不然,也不可能讓楊再新等人進村主任家裡。

如果隻是到村部瞭解情況,自然不會看到家裡的實際狀態。劉副區長進村主任家裡後,也能夠判斷這裡的狀況,很不滿意。

但已經進來,看到村主任家的情況來,再提將楊再新等人帶走,就不適合。

劉副區長在想,整個柳東區這樣的情況還有多少村多少戶?明明柳東區在整個柳河市的經濟是比較前位的,村裡的狀況卻是這樣子,真不知怎麼搞的。

想歸想,但也不能表露出來。今天看到的事情,時候找楊再新聊聊,做一些補救,總還是有機會的。

“李主任,今天我們來村裡,很冒失。”楊再新說,“不過,我們來就是瞭解一下村裡的刺梨種植情況。你能給我們說說嗎?”

-